-
郑进东 云梦分所合伙人
热心公益事业,在2007年,参加孝感市“春雨行动”,成为首届志愿者,开启了法律援助之路。因工作成绩突出,2008年2月,孝感市司法局授予其法律援助先进个人。
2013年7月,郑进东律师积极响应司法部号召,怀抱着让法律阳光惠及千家万户的梦想,参加“1+1”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,被派遣到海南省服务,至今已满七年。
七年来,始终牢记使命,不忘初心,以坚定的政治信念、过硬的业务素质、扎实的工作作风,诠释了志愿者的奉献情怀,赢得了服务地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一、办理法援案件,让受援人感受到公平与正义。
七年来,他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800余件,为弱势群体争取或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,让受援人生活重现光亮,感受到法治的温暖。
七年来,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辩护案件,他提出的对嫌疑人(被告人)无罪与罪轻的有效辩护意见,让20余名未成年人获得不起诉或被判处缓刑,人生得以重新启航。
二、开展法律宣传,法治理念深入百姓心田。
2013年7月,来到了白沙县。因白沙是无律师县,当地群众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,也未树立起相应的法治意识,遇事但凭武力解决。郑律师初来乍到,白沙县接连发生两起恶性案件,一起是因土地分户导致的承包纠纷,弟弟将哥哥打死;一起是儿子不服父亲管教,失手致父亲死亡。为改变这种现状,让群众学法、知法、守法,应县政法委要求,在案发所在的村委会,他给村民讲解“依法解决法律纠纷,避免手足相残悲剧”,告诫大家遇事要冷静,应依靠法律解决纷争。
在学校,以案释法,告诫同学们保护自己,远离侵害;预防违法犯罪,健康快乐成长。在工地,告知工友们如何收集打工的凭证,遇到欠薪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。在妇联,通过《反家庭暴力法》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的解读,号召大家依法维权。在七年多的时间里,他共举办法治宣传、讲座近百场次,受众一万余人次。
三、举办法律培训,打造带不走的法律专业人才队伍。
服务期间,给村两委班子、村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讲授《村民组织法》《土地承包法》;带“+1”大学生志愿者出庭,让其熟悉与了解庭审程序,并指导其做好庭审设计,办理简单的民事案件,他以婚姻家庭、劳动劳务、土地纠纷、征地拆迁、相邻关系等为题,讲授处理实务,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能力水平。
通过培训与指导,司法所工作人员、人民调解员再遇到非诉法律案件调解时,也能从容面对了。定安县的“+1”2019年通过了法律资格考试,已在律所执业。
四、维护社会稳定,服务中心工作。
2019年春节前,陵水县清水湾的一处大型地产项目因涉嫌违建被叫停、没收,面临拆除。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业主汇聚一起,集体讨要说法。面对此境,郑律师第一个走入人群中,与业主们面对面,理性、平和地进行沟通对话,引导大家登记、选代表,依法表达诉求。事态得到缓和,并最终得以妥善解决。
2020年,他围绕保亭县党委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,在什玲镇举办法治扶贫讲座。其后,县政法委的要求以郑律师的讲稿为蓝本,组织人员到全县宣讲,增强全县人民战胜贫困的决心和信心,脱贫致富。
五、做好表率,当好排头兵。
2015年7月起,郑进东被指派为海南志愿团团长。作为团长,他协调好各志愿者生活与工作,组织完成好交付海南团的各项工作任务。2017年,海南团承办的三件(含其本人办理的两件)法律援助案例,成功入选司法部法律援助案例库。作为团长,他不定期组织志愿律师聚会,相互交流学习。大家在交流中增进团结,在学习中共同提高。海南团的各项工作,在海南省获得广泛认可与赞誉。
光阴似箭,转眼间郑进东在海南省从事志愿服务已满七年。七年来,他克服了语言不通、交通不便、饮食不同及由此引起的精神、身体的不适应,耐住了常年在外的寂寞与平淡,扑下身子,为海南的法治建设,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其先进事迹,先后由《法制时报》以“撒向山区都是爱”、“法援山区 援出精彩”,《孝感日报》以“情系海岛 千里送法”为题,进行了宣传报道。2014年7月11日,在人民大会堂,郑进东受到十届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、司法部部长吴爱英等领导的接见,并被授予2013年度“百姓心中最满意的模范志愿律师”;2015年4月,被评为孝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“孝感市第二届优秀志愿者”;2015年5月,郑进东律师被评为海南省司法厅“2014年度为民办实事先进个人”;2016年9月,郑进东律师被司法部评为“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”。2019年12 月,获湖北省律师协会“法律援助突出贡献奖”。